> “历久弥坚金不换”,习近平著文赞中朝关系 学习进行时内容页

文章

“历久弥坚金不换”,习近平著文赞中朝关系

发布时间:2019-06-20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0

“历久弥坚金不换”,习近平著文赞中朝关系

2019-06-20 08:43:49 来源: 新华网

6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今年正值中朝建交70周年,此访是我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时隔14年再次访问朝鲜,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访问朝鲜。多重节点交汇,昭示着此访意义之重大。

  访问前夕,习近平在当地主要媒体发表题为《传承中朝友谊,续写时代新篇章》的署名文章,叙传统友谊、谈沟通合作,对谋划中朝友好关系、谱写中朝传统友谊新篇章作出殷切展望。

  高层交往畅叙友情,“历久弥坚金不换”

  “今年是中朝建交70周年。在这个历史性时刻,应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同志邀请,我怀着‘传承友谊、续写新篇’的美好愿望,即将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在署名文章里,习近平表达了此次访问的重要意义。

  中国和朝鲜山水相连,唇齿相依。70年来,在中朝两党坚强领导下,不论是在共同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还是在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两国人民都彼此信赖,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友情。

  “回想当年,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怀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革命友谊,携手缔造了中朝传统友谊,为我们留下了共同的宝贵财富。”文章中,习近平高度赞赏两国传统友谊“历久弥坚金不换”,并用“传承友谊、续写新篇”对此访表达殷切期盼。

  纵观中朝两国友好往来历史,高层交往在中朝关系发展中历来发挥着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习近平在文章中强调:“中朝几代领导人一直保持着密切交往,就传承中朝传统友谊、造福两国人民深入沟通、真诚合作,书写了国际关系史上的佳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党和政府积极致力于发展中朝关系。特别是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同金正恩委员长四次见面,共叙中朝传统友谊,通报各自国内形势,并就国际和朝鲜半岛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对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在文章中强调:“在我和金正恩委员长共同引领和推动下,走过70年辉煌历程的中朝关系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继承前辈光荣传统,按照时代发展要求和两国人民共同愿望,续写中朝友谊新篇章,推动两国关系在新时代得到新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3个 “加强”,推动中朝关系在新时代破浪前进

  今年正值中朝建交70周年,两国关系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中朝关系蓝图如何擘画?新时代中朝关系如何发展?在署名文章里,习近平用3个“加强”指出明确方向。

  ——加强战略沟通和交流互鉴,为中朝传统友谊赋予新内涵。

  ——加强友好交往和务实合作,为中朝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加强沟通对话和协调合作,为地区和平稳定开创新局面。

  交流互鉴、务实合作、协调对话,在这3方面共同发力,是中朝多年来风雨同舟、砥砺前行的“传统法宝”,也是造福两国人民、推进两国关系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所在。

  对此,习近平指出:

  ——发扬高层交往的优良传统和引领作用,规划好中朝关系发展蓝图,把握好中朝关系发展方向。加强各层次沟通和协调,深化党际交流和治国理政经验互鉴,把我们各自党和国家的事业继承好、发展好。

  ——落实好业已商定的合作项目,拓展两国民间友好往来,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旅游、青年、地方、民生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服务两国发展事业,增进两国人民福祉,让中朝友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推进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符合两国各自发展需要和两国人民共同利益。中方支持朝方坚持政治解决半岛问题的正确方向,支持通过对话解决朝方的合理关切,愿同朝方及有关方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半岛问题的对话协商取得进展,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对于此访,习近平充满期待。他明确表示:

  “我愿通过这次访问,同金正恩委员长和朝鲜同志一道,谋划中朝友好合作关系,谱写中朝传统友谊新篇章。”

  “正如《中朝友谊之歌》表达的那样,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都要把中朝传统友谊传承好、发扬好。我们愿同朝鲜同志一道,继承传统,面向未来,推动中朝关系在新时代破浪前进。”

  “我坚信,中朝友谊这棵参天大树一定会枝繁叶茂、万古长青!”

  在中朝关系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间和两国交往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此访必将为两党两国关系谱写新的篇章,为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 2018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石家庄市四水厂路18号 邮编:050041

冀ICP备14014993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1379号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